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出席“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并在主旨演讲中表示, 市场主体信心不足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市场疲软的原因,也有政策和体制原因;既有经济原因,也有非经济的原因;既有国内原因,更有国际的原因。所以应对之策,必须长短结合,标本兼治。 具体而言,张军扩认为五个方面比较重要: 首先,要以科学的态度精准高效的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下半年稳增长、稳信心,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仍然是关键。 二是扩大内需的政策要持续用力。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不仅要通过各种救助措施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更需要促进需求的恢复,让市场主体有定单、有收入、有钱挣。为此,首先要继续抓好已经出台的那些33条措施的落地见效; 其次是要努力保持扩内需,特别是促进投资的政策力度。 三是要着力提升政策的持续性和可预期性。这一点对当前稳定和提振企业的信心尤为重要。现阶段,无论是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还是房地产去杠杆、控风险、调整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等等这些结构性的政策,都是促进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须之策。 政策的调整需要充分考虑对企业的影响,政策的颁布要有一定的提前量,从而给企业的调整留下一个必要、合理的过渡期。如果由于特殊的因素,特殊的原因,需要短期改变政策,那么就要考虑对那些合法合规经营而纯粹由于政策变化而造成损失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 四是要优化营商环境,要进一步走深走实。营商环境的好坏对企业的信心影响很大,近年来我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受到企业普遍欢迎,对近年来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调研中也看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还存在不少进一步走实走深的空间,尤其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突破。比如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些领域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隐性歧视问题,一些地方新官不理旧账,拖欠企业账款的问题等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没有根本的解决。这些问题都是长期存在的,需要我们加强理论的创新、夯实制度的基础,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 最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开放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性进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和推动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在诸多重要的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有力推动和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重要改革的进展还不尽如人意,比如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比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切实打破对非公有企业各种隐性壁垒和隐性歧视等等这样一些改革的要求,有些要么进展相对比较慢,要么虽然有了进展,但市场主体的感受还不是太显著。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要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动力,并从国企改革、平台经济整治、深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相信通过这样改革力度的加大,也会有助于增强企业的信心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券中社)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券中社南京刑事律师 http://www.148ah.com/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唐河生活网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