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团优选 “孩子不喜欢学习,怎么改变呢?” “女友/男友铁了心要分手,怎么挽回?” “他不想要孩子,怎么打消他这个念头?” 人类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 有时,我们会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而顺从别人; 有时,我们会为了让他人顺从我们,而试图改变别人。 其实绝大多数的改变和说服的发生,都是在改变对方的态度而已。 态度,指的是我们对他人、事物、观点的持久性评价; 简单来说,态度=评价。 例如,一个人想分手,可能是因为ta对伴侣的评价是差评,如果想要挽回,想要让对方回心转意,就意味着要把对方的差评改为好评。 当然这一切不是发生在某个app里,而是要在对方内心深处去改变。 那么,想要改变对方内心深处的评价究竟有多难呢?有什么办法呢? 这就要从人们态度形成说起。 第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 如果人们的评价是根据人们对态度对象的性质所持的信念,这种评价就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 这类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某一事物的优点和缺点,以快速分辨我们是否需要该事物。 这种态度一般出现的情境是:如购买一部手机、电脑、一辆车等。 如果你想要改变的对方态度属于这类,那么你需要构建信息,给到的观点要有道理或有权威背书,通过改变对方的观念和想法,来达到改变对方态度的目的。 第二种: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 如果人们的评价是根据人们对态度对象的感觉和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评价就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 这类态度一般出现的情境:如喜欢,欣赏某一事物或人。 这类态度有以下特点: 1.非理性;(所以别讲道理) 2.与人的价值观相联系; 如果你想要改变对方的态度属于这类,千万不要试图去讲道理,而是要抓住对方的情感和喜好,通过唤起对方的某些情绪和情感来获得转机; 例如现在某些商家的商品不怎么样,但它讲情怀,或者把商品跟某一样美好的概念绑到一起,也能卖得很好,就属于这类。 第三种:以行为为基础 如果人们的评价是根据对态度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观察,这种评价就是以行为作为基础的态度。 这类态度的形成有2个前提条件: ·最初的态度是模糊不清的; ·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 例如,如果别人问你是否喜欢古典音乐(假装你之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不怎么可以听过),你可能会懵,然后会开始回忆自己过去的行为,才能确认: ——过去我随机听到古典音乐的时候,还是能听完的,恩,是喜欢的; ——过去我随机听到古典音乐的时候,会马上下一首,恩,不喜欢的; 这类态度,一般都不太坚定,所以改变起来用前面提到的方法就可以了。 以上。 综上所述,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虽然难,但是可以做到的,可以用认知说服,引发情绪等方式来达到,一般最好是根据态度的产生的基础用对应的方式。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唐河生活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