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排名医院 https://www.vy4.com/ 图:来源于网络 家有男孩,爸爸一定要多抽时间,多多培养孩子与你们之间的情感。 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有目的性,培养孩子什么样的才能,什么样的品质,爸爸更有计划性,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独立,果断,勇于冒险……的品质。 家有男孩,很多妈妈几乎都一样感受: 天天拉你“嘿嘿哈哈”打架…… 玩具书籍满屋子乱丢,怎么都收拾不完…… 翻箱倒柜也是家常便饭…… 天天在沙发上蹦蹦跳跳,成了他们的蹦蹦床,他们自己也成了爬行中的扫地机器人。 家有男孩,更累人,更需要家长付出多一点,再多一点的耐心。 古老的谚语曾说:养育好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的人。养好一个男孩,再强大的妈妈一个人也搞不定。 妈妈要懂得退位,让爸爸参与进来。 其实妈妈都很想退位,但是爸爸们都在哪里?妈妈们充满了无奈。 家有男孩爸爸,需要更加努力,付出更多时间才行。男孩子天性喜欢冒险、喜欢刺激,这些事爸爸做起来更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我觉得爸爸跟男孩亲子关系中,都会经历这3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幼儿阶段,他们崇拜爸爸,觉得爸爸无所不能,就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自己学习的榜样,会跟着爸爸学习怎么做个小小男子汉。 最初,他们会默默的,悄悄的模仿着爸爸的行为。 有时候在公园散步,可以看到很多小男孩学着爸爸的样子,有模有样的走路,甚是可爱。 孩子喜欢妈妈温柔的爱,也喜欢爸爸不一样的味道。 男孩跟爸爸在一起的时候,喜欢你追我赶,打打闹闹,互相挠痒痒,场面总是格外的开心。 男孩跟爸爸总有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有时候他们的一个眼神,一声“嗯嗯”,一些简单的“a暗号”,就能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心理学家说,父子在打闹的触碰中,是他们专属的一种深层次沟通。 妈妈的爱细腻温柔,可以让孩子充满安全感;爸爸的爱阔达深沉,可以让孩子找到更好的方向。 很多人都说孩子3岁上幼儿园之后,逐渐的更加喜欢跟爸爸一起玩耍。 3岁后,男孩逐渐有了性别意识,性别认同感,喜欢模仿爸爸的言行举止。 对于爸爸喜欢的东西,男孩总是第一时间跑过来关注。 看到爸爸看书,他也要爸爸读给他听;看到爸爸刷视频,他也忍不住蹭过去一起看;看到爸爸跟妈妈讨论有意思的新闻,有趣的生活,男孩也渴望加入其中。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他们家男孩3岁。 朋友正在做饭,男孩时不时跑过去,抱抱他妈妈,说:妈妈,你辛苦了,爱你哦。 朋友假装切菜切到手了,他跑过去说:妈妈,你不要害怕,我来保护你。 我想男孩的这些小举动,跟爸爸对待妈妈的方式息息相关。 爸爸爱妈妈,尊重妈妈,理解妈妈,孩子也会从中观察学习,体验这些爱带来的温馨。 第二个阶段,到了3-6岁的时候,喜欢跟爸爸去比赛。 这个阶段的男孩,天不怕地不怕,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随着不断的解锁各项能力,他们会一直保持这种感觉。 这个阶段的男孩,喜欢跟爸爸玩“打架”的游戏,觉得妈妈太弱了。 他们一门心思想战胜爸爸,挑战爸爸。 其实这个游戏,对男孩的成长来说,也是有很大益处。 在游戏开始前,要给他制定好游戏规则,例如不能带工具当武器,不能打哪些部位,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定好规则,遵守规则的玩游戏,规则带来秩序感,才能更好的成长。 当然,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他们,而不是束缚。 但其实在陪伴男孩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会发现他们更喜欢挑战秩序。 在家里,尊重孩子的天性,他们会有很强的创造性,但如果没有建立规则感,他们进入校园后,很容易迷失方向。 碰到困难,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很容易逃离,叛逆。 所以,在日常教育中,爸爸的处理方式会比妈妈来得更直接,更刚硬。 例如大闹游戏,很多老人家和妈妈,都会选择让孩子打打打,打到过瘾,开心就行。 其实也可以让孩子试试拳头碰拳头的疼痛,适当的给孩子碰壁,吃点苦头。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天下第一了。 今后碰到困难挫折,心理也能承受接纳。 爸爸这个角色天生就带着一种“规则”成分,这个阶段的陪伴,爸爸一定要参与。 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进入一个集体能找到集体的规则。 有规则的孩子会畏首畏尾吗?不见得,他们反而更加自信,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并从中获得收获,更快融入集体。 第三阶段,男孩想超越爸爸。 鼓励个支持孩子,让他们更加自信,自己可以超越爸爸,做得更好。 爸爸,我跑得比你更快! 爸爸,我要超过你! 爸爸,我赢了,我第一,你第二! 家有男孩,时常能听到这类似的话语吧。 男孩悄悄的以爸爸为榜样,但内心一直想超越爸爸,这也是他们成长的痕迹见证。 有时候,跟孩子认输,也是好事。 例如跟孩子一起搭乐高的时候,看谁更快完成。 爸爸可以不用每次都尽全力,可以偶尔赢,偶尔输。 男孩输的时候,会哭闹,好好跟他说,输了没关系,再来就可以了。 怎么安慰都没用。 所以适当的输,并告诉他:你看,爸爸都输了,也没事,我们继续努力练习,下次搭更快就可以了。 教孩子学会输,在输中总结就经验,多次的示范,孩子慢慢的学会接受。 爸爸偶尔输一输,孩子才能体验赢的开心,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鼓励,才能继续坚持学习。否则一直输,是很难坚持的。 爸爸善于利用“认输”,不仅让自己脾气变得越来越好,同时让孩子也越来强大优秀。 以上,妈妈要懂得退位,爸爸要尽早回归。爸爸的教育对于男孩来说,太重要了。爸爸的参与,更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变得更好。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唐河生活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